见四川


(相关资料图)

自贡仙市古镇:在“中国盐运第一镇”感受慢生活

釜溪河从自贡城区蜿蜒流经沿滩区仙市镇,形成一道美丽的江湾。紧邻江湾处的水运码头边,便是闻名遐迩的“中国盐运第一镇”——仙市古镇。

昔日,这里是“东大道下川路”运盐的重要驿站和码头,自贡井盐经此入沱江、进长江,销往全国各地。如今,古镇成为自贡盐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、天府旅游名镇。近日,记者走进仙市古镇,找寻这里的巴蜀韵味。

仙市古镇。宋姿熠 摄影

老建筑见证昔日繁华

从自贡城区出发,一路向南11公里,便到达仙市古镇。踩着石板路走进古镇,街道纵横交错、布局奇特,民居古色古香、保存完整,会馆、宗祠点缀在街廓民居之中,颇有意境。

仙市古镇。宋姿熠 摄影

仙市古镇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。据仙市镇党委书记李涛介绍,古镇依山傍水而建,因独特的建筑布局“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”和“一里三牌坊九碑十土地”而远近闻名。

清代,自贡盐产量占全川一半以上,号称“盐都”。在水路是交通大动脉的时代,随着自贡盐业生产的日益兴旺发达,釜溪河畔的仙市镇就成为盐运重镇而繁荣昌盛起来,呈现出水路“帆桨如织”的繁荣景象,热闹非凡。

正街是古镇最有代表性,也是建镇之初最早修建的一条古街,全长242米,街道两边全是老房屋,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建筑材料基本用的是石木,下面部分是以石墩为基础,木结构为上层建筑,用瓦作防火。

“叮叮铛铛……”正街下栅处,清脆的声音从铁匠铺里传出。简易的煤炉、陈旧的风箱,炉里炭火正旺,打铁匠从火炉中取出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到铁砧上,大锤与小锤有节奏地挥动着,手起锤落间,火花四溅。游客驻足于此,感受匠人的艰辛和伟大。

此外,游客还可以感受弹棉花、喝盖碗茶等“慢生活”。中午时分,古镇的餐馆逐渐热闹起来,烘肘、豆花、粑粑肉等特色美食散发出浓浓香气,让人垂涎欲滴。

仙市古镇。宋姿熠 摄影

盐因去浊而洁白,盐运古镇也注入了“廉文化”。自贡首个家风馆——陈家祠堂家风馆就在古镇上。走进家风馆,巨大的“家”字石雕映入眼帘,“清白传家”的牌匾悬挂在祠堂正厅中央,格外引人注目。

家风馆以“家和兴灯城 风正遍盐都”为主题,分为“炎炎华夏家史流长”“千年盐都家国情怀”“画美自贡家风传承”三大章节,设有红风、廉风、乡风等6个展厅和家风课堂,既有时代忠孝楷模,也有传统家训家规。

连通成渝,让生活“慢”下来

2021年6月,绵泸高铁开通,自贡迈入“高铁时代”。自贡高铁站就位于仙市镇,从高铁站到古镇仅4公里路程。

凭借便利的区位优势,游客来自贡旅游,白天游古镇,享受“慢”生活,夜晚还可赏自贡灯会。李涛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该镇已接待游客40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1.4亿元。

仙市古镇。宋姿熠 摄影

近年来,仙市镇立足“古镇游带乡村游,乡村游促古镇游”思路,在百胜村打造400余亩集农业观光体验、民俗住宿、餐饮于一体的慢餐文化体验园,是自贡“慢生产、慢生活、慢休闲”的标志性区域。游客们到田边池塘垂钓,住民宿、食农家特色、享田园趣味,怡然自得。

今年底,成宜高铁将通车。据了解,待渝昆高铁开通后,自贡与重庆之间将通高铁,仙市由此连通成渝,更多游客将涌入古镇体验乐趣。

仙市镇将对古镇的街区、民居、会馆、宫祠、码头等历史建筑采取保护措施,加强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新建游客服务中心,盐运文化展示中心,景区步道等。“既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活力,也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。”李涛说。

(视频由自贡市沿滩区融媒体中心提供)

行重庆

重庆石柱西沱古镇:一曲“盐歌”回响千年

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/文 郑宇/图

8月12日清晨,重庆石柱西沱古镇。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长江时,一层金色的薄雾从江面升起,唤醒了千年古镇——重庆石柱县西沱古镇上的人们。

重庆石柱西沱古镇。郑宇 摄

82岁的谭华全起床第一件事,就是端出一把藤椅,坐在门口,望着江上的轮船和老街上的行人,似乎在追忆儿时的记忆;49岁的张新贵则扛着一把扫帚,走出家门,清扫起门前的街道,整理老街的“容颜”……

就这样,老街续写起新一天的故事:活文化、兴业态、聚人流,辅以静态展览、动态展演、活态展销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,让古镇焕发出新活力。

重庆石柱西沱古镇。郑宇 摄

“万里长江第一街 ”诉说着古镇的由来

走进西沱古镇,漫步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,这一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,被命名为“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”,千百年来如同“凝固”了时间,始终保持着她特有的风度。

街道两侧,保留完好的大量前店后宅的木构、砖构民房,以及下盐店、禹王宫、万天宫、永成商号、关帝庙、紫云宫等古建筑群,让人既可以看到土家族的吊脚楼,也能遇见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的四合院,还可以欣赏到岭南风情的廊式和骑楼,以及欧式异域风情装饰建筑……犹如走进一座“建筑博物馆”。

作为巴盐古道的起点,西沱古镇以盐兴镇、依道建街、以街立市。唐宋时期,西沱已成为渝鄂湘地区“施州蛮以粟易盐”的口岸及“川盐销楚”的起点;明清时期,“忠、万交邻为西界沱,水陆贸易,烟火繁盛,俨然一都邑也。”至此,西沱发展达到了鼎盛期。

如今,古镇上的云梯街就是见证。这条古街从江边码头依山取势,蜿蜒而上,至山上独门嘴总长约1.2公里。站在江边向上望去,古街形似巨龙,又宛如登天云梯,故称“云梯街”,当地人也称其为“坡坡街”。它还是唯一垂直长江布局的阶梯式古街,有“千年古镇西界沱,万里长江第一街”的美誉。

文商旅融合,释放千年古镇新活力

“上坡脚又软,下坡脚打闪。一天不吃盐,平路打窜窜”“天上明晃晃啰,地下水凼凼哦,前面一个坡啰,背杵往后梭哦”……在西沱古镇,游客不时会被一曲曲 “盐歌”打破思绪。

这是古镇的保留节目——西沱古镇盐运民俗表演。该节目“活化”了古镇千百年前的盐运场景。

重庆石柱西沱古镇。郑宇 摄

表演中,领头的背夫(又叫“背二哥”)每唱一句号子,后面众人必会齐齐附和,一呼一应,声音或高亢、或悠扬,极具感染力。

如今,这支从云梯街走过的“背二哥大队”,已然成了西沱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“盐运民俗表演是古镇以静态展览、动态展演、活态展销,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缩影。”西沱镇镇长唐剑表示,近年来,该镇以“三峡库心·长江盆景”为战略指引,以“活文化、兴业态、聚人流”为目标指向,以打造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、观赏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故园、增收致富的“富园”为核心要素,致力让古镇焕发出“新活力”。

与此同时,该镇还设立了石柱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、国家级玩牛传习所等9个陈列展览馆和传习所,利用开放式非遗展演、封闭式非遗展演、非遗展演专场和旅游节会展演等方式,常态化展演玩牛、盐运民俗、玩水龙、土家唢呐特技等非遗项目,让游客感受到古镇的文旅魅力。

重庆石柱西沱古镇。郑宇 摄

接下来,西沱古镇还将继续在业态优化、非遗活化、节会策划、营销创新、设施完善等方面全面发力,发挥古镇“家园、故园和富园”新活力,展现古镇旅游新作为。


关键词: